于都红色记忆永不褪色

标签:于都,红色,记忆,永不,褪色  2019/6/12 11:26:40  预览

  ●南方日报特派记者卞德龙


  发自江西于都


  6月11日,“绚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——记者再走长征路”主题采访运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、瑞金和福建长汀、宁化举行。


  于都是万里长征集结出发地之一。1934年10月,中间机关、中革军委和中间红军主力8.6万人集结于都,开始举世驰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。于都全县为革命捐躯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8人


  6月11日,南方日报记者走进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和铜锣湾村,寻访当地村民的红色记忆。


  寒信村


  村民调集邻里为红军打草鞋


  寒信村75岁的老人肖南斗有一套“传家宝”——一条长凳和一个草鞋耙。这套草鞋工具祖传三代,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。若说起它们“最繁忙”的时期,则要追溯到85年前了。


  寒信村距于都县城30公里,地处梅江寒信峡口。梅水从北蜿蜒穿过寒信峡,恰如一条白纱带回荡在青翠葱绿的山峡之间,绕过寒信村落。1934年,红一军团二师曾短暂在寒信村驻扎。


  红军来了,肖南斗的父亲肖昌传忙活起来。原来,编草鞋是肖昌传一家紧张的生计,“卖了草鞋换油盐”。而草鞋涉水方便,爬山更能防滑,肖昌传便打算做些草鞋,送给红军。


 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,“一天最多只能做5双”。为此,肖昌传又喊来5名亲朋、邻里协助。就如许,仅仅六七天的时间,他们便赶制出200双草鞋。


  不仅是寒信村,在当时的于都,“打草鞋、送红军”成为很多村子里常见的画面。1934年9月8日,《红色中华》报刊发报道《募集廿万双草鞋慰劳红军》,号召苏区群众在10月10日前完成10万双草鞋,“不要使一个红色兵士赤足作战”。于是,“家家户户做草鞋”,群众背着打好的草鞋赶到于都河边,送给途经的红军兵士。


  现在,祖传的草鞋耙已经泛黑,却成了肖南斗最心爱的“宝贝”。“看到它,仿佛又看到昔时13岁时浙江人事考试网首页,父亲教我编草鞋的情景。”肖南斗说。农闲时,他还会坐在祠堂里编草鞋——拉紧绷在草鞋耙上的4根麻绳,将一根根金黄的稻草插进麻绳搭成的网格中。老人的双手看上去粗糙,但稻草在他手中轻便翻飞,不一会,一双草鞋已然成形。


  “村里年轻人都不会编草鞋了,我继承做下去,就是为了展示给大家看,让孩子们不要忘掉红色年代。”肖南斗说。


  铜锣湾


  一口“革命井”至深军民情


  同在段屋乡的铜锣湾,因村庄坐落的地形像铜锣而得名。这个地方不大,却在中国革命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1936年,最早关于中间红军长征的专著《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》,清清楚楚地标明红一军团长征出发地点为铜锣湾。铜锣湾也就成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“零起点”。


  铜锣湾村里有口“革命井”百度网站排名,至今还保存齐备,是村民洗衣洗菜、喂牛浇灌的水源。72岁的老人刘志俊,常把“革命井”的故事讲给村里的孩子听。


  1934年10月,红一军团接到饬令,向于都境内移动,于11日到达段屋、宽地步区。红一军团15师从石城撤离战场,于12日到达集结地域。军团部驻地就在铜锣湾,全军团在此休整增补6天。


  “虽然只有短短几天,但是红军兵士纪律严正,还帮助村民担水劈柴。”刘志俊说。


  从父亲那里,刘志俊听说了“革命井”的故事。


  原来,当时村里只有一口水井和一处山泉水源营销策划公司,村民用水常遇困难。红军得知后,便和村里商量,找合适的地方挖一口水井。说干就干,兵士和村民们合力,经过勘察,很快便在两个宗祠之间挖出一口水井。为表达对革命事业的支撑和对红军的爱戴,村里决定,就将这口井命名为“革命井”。


  尽管几天之后红军兵士便踏上了漫漫征途,但这口“革命井”,却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最好见证。80多年后的今天,几经修葺的“革命井”仍然清亮见底,继承服务着铜锣湾村民。